×

登录

          
          
          

战争与回忆

Synopsis

by Multivac [评论][漫评]

战争,贯穿着人类的整个历史。围绕着它,人们一遍又一遍讲述着相同却又不同的故事,胜利与失败,征服与离别,鲜血与眼泪,豪情与痛苦……可谓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各种艺术形式的一个永恒话题。漫画,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正如战争片已经成为电影类型片之一,战争漫画也是漫画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一般直接描写战争事件、战役过程和战斗场面,以刻画战争中的人物或某一军事行动。尼尔·盖曼曾说,每一种流行类型都承载着人们的期待,希望在某方面获得满足。就好比人们对侦探故事的期待是案件告破,而超级英雄就要能打。而人们对战争故事的期待,是某人得到某种教训。

 

然而,因为战争漫画的发展过程本身,也正是美国漫画从诞生到成熟的历史,很多表现方法是在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其中不少作品(特别是二战期间出版的)并没有特别深刻的立意,或是政治宣传的色彩过重,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并不能给读者完整的情感满足。但是其中的经典作品,则无不寄托着对于战争的思考。

 

 

英雄的战争

 

现代美国漫画书诞生的30年代,也正是世界形势风起云涌,大战蓄势待发的时期。不过,在原创漫画书出现之前,美国只有报纸上的漫画连载,而它们甚少关注战争题材——美国这地理位置太好了,地球另一边的战争毕竟十分遥远,所以尽管亚洲的战事已经爆发,欧洲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但美国人觉得隔着茫茫大洋,压力一点都不大。读者看漫画为的是逃避现实,因此幽默、侦探、西部和奇幻冒险漫画比较受欢迎,战争这样沉重的题材则不被看好,只有少部分漫画愿意涉足。(与美国漫画界形成对照的是,与此同时,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已经在“丁丁历险记”的《蓝莲花》一篇中,揭露了日本挑起侵华战争的阴谋。)

 

1938年,《动作漫画》的创刊让漫画业一飞冲天,许多出版社都投入到了漫画中来。而欧洲的战争终于在1939年爆发,战争漫画的数量也逐渐增加。不少著名漫画家本身就是犹太人(比如乔·西蒙、杰克·科比、威尔·艾森纳),理所当然的,他们对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的行为有切肤之痛,因此虽然美国当时并没有参战,漫画家们已经提前卷入了战局。

 

19412月的《动作漫画》第33期,DC就把一个原有角色Tex Thompson改头换面,变成超级英雄。他在调查一艘由美国向欧洲运输食品的货轮时,纳粹将船炸沉。幸存下来的他穿上披风和面具,以“美国先生”的身份同纳粹作斗争;而时代漫画(漫威的前身)于19413月推出《美国队长》创刊号,让美国队长狠狠的挥拳猛揍希特勒。在作者乔·西蒙和杰克·科比笔下,美国队长漫画保持着高水准,而时代漫画公司也由此完成从通俗小说出版社到漫画公司的转型,奠定了如今漫威公司的基础。

 

(01-《动作漫画》第33期,美国先生登场)

 

其他几家漫画公司也不落人后,一时间各种英雄纷纷出炉,红白蓝三色成了英雄人物选择服装时的最爱。这些应运而生的英雄中,要数山姆大叔(Uncle Sam)最牛逼。这也难怪,他本就是美国精神的化身嘛。山姆大叔由威尔·艾森纳所创作,早在1940年就在Quality漫画公司的《国家漫画》创刊号里登场了。当时山姆是一个在独立战争中牺牲的普通士兵,临死前预见到了日后独立而强大的美国。他的灵魂同自由精神合为一体,永远不灭,只要国家需要的时候,这个穿着燕尾服和条纹裤、戴着高礼帽的老头就会出现。而在法西斯猖獗的时代,山姆大叔又回来了。

 

(02-《国家漫画》创刊号,山姆大叔登场)

 

山姆大叔不仅拥有强大的膂力、高速度、刀枪不入,还可以变大缩小。他的力量来自于民众对于美国精神的信仰,因此会随着美国本身的影响力而发生变化。山姆大叔的漫画起初卖得不错,但后来开始走下坡路,并在1944年不再登场。50年代,DC收购了Quality公司旗下人物,山姆大叔也随之被收入囊中,但被雪藏多年,直到70年代才陆续出现在正义联盟、幽灵等多个故事中,还有近年的“无限危机”系列。(亚历克斯·罗斯画的那部《山姆大叔》属于Vertigo系列,不算正史)此是后话,表过不提。

 

继山姆大叔之后,艾森纳又创作了另一部作品,《黑鹰》(Blackhawk)。它于19418月在Quality公司的《军事漫画》(Military Comics)创刊号上登场,并于1944年获得自己的独立漫画系列。艾森纳设计了整体概念和角色的制服,但这部漫画主要的执笔者是艾森纳工作室的成员查尔斯·崔德拉、鲍勃·鲍威尔、里德·克兰德等人。“黑鹰”是一支空中战队,成员都是来自各国的王牌飞行员,其中大部分来自被侵略的国家:法国、荷兰、中国、挪威,以及波兰——队长“黑鹰”的祖国。当然,作为一本美国漫画,美国成员是不可缺少的,除了飞行员丘克之外,还有一位美丽的“女黑鹰”。

 

(03-《军事漫画》创刊号,黑鹰登场)

 

一开始,战队中的中国人Chop-Chop是被当做搞笑角色刻画的,他的形象比较卡通化,身材矮胖,大耳龅牙,职务似乎是厨师,也没有制服,而是穿着马褂梳着小辫。虽然这个角色颇受欢迎,但华人读者对这种带有歧视色彩的形象深表反对。随着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和接受,这一形象在后续的连载里渐渐改掉了,Chop-Chop成了真正的飞行员,有了自己的制服和飞机,在队伍中也被视为和其他成员平等的战士。《黑鹰》一直出到第273期方才罢休,后来又陆续有过几个中短篇,并在DC其他漫画中出场。

 

(04-Chop_Chop)

 

194112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正式参战。这下打击法西斯更是师出有名,作者们把爱国心倾注进了自己的漫画。希特勒、墨索里尼和东条英机成了漫画中的大反派,是英雄们胖揍的对象。他们的形象,理所当然的被漫画化,变得夸张而丑陋。潜水人和初代霹雳火在太平洋战场奋战,初代绿灯侠和初代闪电侠奔赴欧洲,至于希特勒则挨过无数英雄的揍,从初代超胆侠到美国队长的助手巴基……

 

 

风暴前线

 

战事日趋激烈,寄托着人们胜利愿望的漫画也爆炸性的增长,每个月都有数百万册漫画被美国大兵们带上战场。因为印刷漫画消耗了大量纸张,甚至出现了纸价飞涨的情况,DC等出版商不得不减少每期漫画的页数。

 

还有一点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和后来的美国漫画,那就是大量的漫画家也应征入伍了。他们中断了漫画事业,成为了美国大兵。其中不少人更是在爱国心的驱使下主动请缨,比如后来以科幻漫画闻名的瓦利·伍德,他本来年龄不够,但还是报名参了军。在时代漫画做编辑的斯坦·李也自愿报了名,在军中担任宣传工作,每天制作教育短片、宣传漫画、图解说明等,甚至还有时间搞自己的漫画,日子过得蛮爽;乔·西蒙也是一样,入伍之后就留在华盛顿画军事漫画,而威尔·艾森纳甚至因此扩展了日后的事业道路,战后多年一直和美军保持着良好关系,为他们创作教学漫画。

 

但并非人人都像他们一样幸运,能在军中继续自己的老本行,为军方制作动漫宣教材料。有些人的运气比较背,直接拿枪上了前线,比如杰克·科比就加入了第十一步兵团,隶属于巴顿将军的第三集团军,1944年从奥马哈海滩登陆(虽然没来得及赶上D日)。当时有个中尉听说科比是个漫画家,跟科比说你挺有才啊,就别跟他们一块儿摸爬滚打啦。——咦,难道是要调去坐办公室搞宣传?别搞错了,前线可没这等好事。中尉觉得科比不是会画画儿吗,不如去当侦察兵吧,把敌情和地图什么的都画下来。当然这活儿比较危险……结果到了冬天,科比的双脚都冻伤了,给运到伦敦的医院里,那大夫也糙点儿,差点把他的腿给锯了。还好他后来恢复得比较好,总算保住了腿,还获得了战斗勋章。

 

对于当时大多数漫画家来说,这是他们对战争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他们有亲身体会和详实资料,因此描写的战场十分真实。更重要的是,战争引发了他们中许多人的思考,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观。等到战争结束,这些人陆续回国,开始创作各种各样的漫画,不再是超级英雄一统天下了。

 

纯粹以战争为主题的漫画,到这时也正式成型。其涵盖的军种多种多样,除了陆军外,还包括陆战队、航空兵(美国的空军编制是二战之后才独立出来的)、海军等等。很快,战争漫画就成了战后美国漫画的重要分支。许多大大小小的出版商都推出了战争漫画,更不用说老牌的DCEC、时代公司和查尔顿公司。

 

EC公司在战后的发展着实厉害,当时流行的几个类型,像恐怖、犯罪、科幻,无论是剧情还是作画都比其他公司胜过一大截,战争漫画也不例外。EC旗下的牛人也多,像前面提到过的瓦利·伍德,还有Alex TothJohn SeverinJack Davis等等,当然还有作者兼编辑兼画家哈维·库兹曼。他们推出的《双拳传说》(Two-Fisted Tales)和《前线战斗》(Frontline Combat)水准极高,至今是战争漫画的经典。

 

(05-《前线战斗》)

 

EC的战争漫画不仅描写二战,也涵盖了人类历史上的其他战争,从古罗马到美国独立战争无所不包。其画技精湛,场面真实,而且多数故事都站在反战的立场,对战争的残酷和带来的灾难进行反思。要知道反战的视角出现在战败国日本的漫画里并不奇怪,但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刚刚打败法西斯敌人,全民热情高涨、如日中天的战胜国来说,确实显得特立独行——当时别的漫画公司都在大肆鼓吹英雄主义,EC却偏爱着眼于小人物在战争中的命运,对他们寄以深深的同情。

 

库兹曼曾于1942年入伍参战。他的战争漫画基本都带有一定的思想性,曾说他并不想为战争高唱赞歌。但是,如果把他的那些短篇漫画连起来看,会发现各个故事之间对于战争的思索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之处。有的故事的主旨是战争不应牵涉平民,有的又提出全民战争;有的强调武器的作用,有的又以肉搏战分出高下。

 

这种互相的矛盾,展现出了战争的复杂性。EC并不因为这是漫画,就将其一律简单的归结为“邪不胜正”。对战争的思考包含着方方面面,不是一句话能够说清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都可能给出不同的答案。二战带给人们的简单化的战争印象,在之后的战争中逐渐消退。

 

 

被遗忘的战争

 

19506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时美国根本没把区区朝鲜放在眼内,更不曾算到中国在何时出兵、会派多少兵力。等到后来躺在裹尸袋里回家的美国士兵达数万名,才醒悟这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这是美国自二战之后首当其冲的一场远征,也是为美军浇下的一盆冷水。

当时正赶上战争漫画盛行的时代,朝鲜战争作为社会热点,理所当然成了不少漫画的题材。但是,这些漫画多数最终还是随着历史化为飞灰,正如朝鲜战争后来被美国人称为“被遗忘的战争”一样。

 

哈维·库兹曼主编的双月刊《双拳传说》从1950年底开始推出,创刊号是第18期(这个期号是从它的前身,一个恐怖漫画系列那里继承过来的。当时不少漫画公司都爱这么干,把一个旧系列的名字和内容整个改掉,却沿用以前的期号)。同朝鲜战争相呼应,这个系列以战争故事为主,其中大部分是库兹曼编剧。

 

当时美国在宣传里大肆渲染“红色恐怖”的可怕,因此50年代初的不少美国漫画也按照这个宣传口径,仿照当年对日作战的漫画手法,把美军画得形象高大、英勇强悍,中朝军队则显得渺小丑陋。但哈维·库兹曼笔下却并非如此。在他眼中,朝鲜人民军和中国志愿军并不是黄皮肤的魔鬼,美军也不是天生的英雄;相反,他们只不过是平凡的士兵,或者是卷入战争的普通人。库兹曼采访了从朝鲜回来的老兵,获得了宝贵的材料,他剥掉了当时战争漫画的浪漫粉饰与英雄主义光环,设法反映出战争的可怕。

 

《双拳传说》第26期就是一个典型。这一期是“长津湖特刊”,集中描写了1950年底发生在长津湖的惨烈战斗。这场战斗的一方是美国王牌军——陆战1师、步3、步7师,英国、土耳其各一个旅以及韩国第1军团等“联合国军”约9万人,兵精粮足,拥有飞机坦克;另一方则是志愿军第9兵团近15万人,其战士大多来自南方,毫无雪地作战经验,给养和装备也极其缺乏,甚至连御寒的棉衣也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经过艰苦战斗,将“联合国军”全部驱逐出朝鲜半岛东北部。

 

(06-《双拳传说》第26期,长津湖特刊)

 

漫画分成四个章节,对美军突围、反击、撤退等一系列过程作了连续描写,每一章改换视点人物,除了美军士兵的视点外,还有志愿军士兵、甚至一只流浪狗的视点,这种手法在当时十分罕见。当然,漫画的立场是站在美军一边的,但并没有用谩骂和政治宣传来粉饰他们的这次失败。在附栏里,编辑承认了失败,强调了这次撤退的艰难,表示“但情况本可能更糟!这是一次奇迹!”同时,漫画也较为客观的反映了志愿军的情况:比起拥有空中打击力量的美军,他们在装备上大大处于劣势,武器也参差不齐,但他们作战英勇、意志顽强,让美军深感震惊。这部漫画对意识形态并不感兴趣,也没有丑化中国军队,甚至对他们在装备不足的情况下同美军飞机硬拼感到几分惋惜。这在麦卡锡主义盛行的当时而言,确实非常难得。

 

经过艰苦的战斗,1953727日上午10点,交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议。美国第一次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与巨大的伤亡相比,人们不禁怀疑,不远万里去打这场战争究竟有何意义。多年以来,以它为主题的电影作品奇少,以好莱坞之强也不过整出了十几部,跟铺天盖地的二战片、越战片不可同日而语。也难怪在此期间出版的战争漫画虽然不少,但是渐渐都不愿再提起这场战争,同样选择了遗忘。

 

直到2004年,在《正义联盟:新边际》中(这部漫画的时间背景设定为50年代),美军飞行员哈尔·乔丹在停战协议签订两个多小时后,在鸭绿江口附近执行最后一次飞行任务,结果在空战中被米格飞机击落。(历史上,志愿军空军的最后一战发生在终战8天前的719日。)

 

07-《正义联盟:新边际》

 

“不是人人都知道战争已经结束了。”漫画里这样说。其实,作者Darwyn在这里忽略了一点:故事里的时间是727日中午,而停战协议中规定“签字后12小时正式生效”,所以,这次战斗发生时,战争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结束。当停战协议签署后的12小时里,双方抓紧最后的时间狂打一气,一方面是最后显示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尽量消耗掉弹药,所以战斗反而变得空前激烈…… 

 

重回二战

 

朝鲜战争结束后,大家都不想提朝鲜,漫画家们反倒更愿意回头继续画二战漫画。同时这一时期美国漫画业正好遭遇大审查,不少漫画公司关闭了,包括强大的EC也退出了漫画界。但是战争漫画并没有消亡,反而由于其他一些类型的衰落而成为主要漫画类型之一,更涌现出了不少名家名作。

 

Quality漫画公司的《士兵作战》(G.I. Combat)创刊于1952年,原本是配合朝鲜战争和冷战,标榜西方阵营立场的漫画,但随着朝鲜战争偃旗息鼓,内容转向二战故事。这个系列的故事千篇一律,统统都是“英雄的战士奋勇杀敌”。1957年,DC公司将其收购,吸纳了当时一批优秀的漫画家,将这个系列变成一部颇受欢迎的长期连载,一直出版到1987年。

 

1961年,“幽灵坦克”(Haunted Tank)在《士兵作战》第87期上登场,成为这个系列的领衔作品。这部漫画由编剧Robert Kanigher和画家Russ Heath共同创作,讲述二战时期,美军中士杰布·斯图亚特(Jeb Stuart)驾驶坦克在北非作战,遇到了一个南北战争时期的将军鬼魂。原来这个将军也叫斯图亚特,他奉了亚历山大大帝之灵的命令,要找到两个同名的人。其中一个自然是杰布中士啦,另一个呢?正如书名所言,它不是人,竟然是杰布驾驶的斯图亚特型坦克!

 

于是杰布就带着鬼将军一起驾坦克战斗。将军虽然是一百年前的人,但一来作战经验丰富,二来因为是灵体所以能看到一点点未来,经常把将要发生的事情剧透给杰布。杰布在他的指点之下转战四方,无往不利(呃,这不就是标准的“随身带个老爷爷”么,果然是千古第一神器呀……)。其实在整个战争中,杰布他们的坦克因为战损,换了好几茬,早就不是原来那辆了,甚至还自己拼装过一辆咧。但只要有将军的鬼魂,“幽灵坦克”的传说就将继续流传在战场上。

 

08-《幽灵坦克》2009年中篇系列

 

随着《士兵作战》于1987年停刊,幽灵坦克的正传也告一段落。不过它作为DC老牌经典角色,此后多次在DC世界各种客串。老读者还是蛮怀念它的,因此近年来也有一部5集完的幽灵坦克中篇和一部单集短篇推出。

 

 

DC的另一个重要系列是《战火雄师》(Our Army At War),从1952年一直连载到1977年。这个系列塑造了一个重要角色,就是洛克中士(Sgt. Rock)。洛克初次登场是在1959年的《士兵作战》第68期上,只是个一般角色;两个月后,在《战火雄师》第83期里,他才有了完整的性格和背景。他的创造者是编剧兼编辑Robert Kanigher和画家乔·库伯特。

 

09-《战火雄师》第83期,洛克中士

 

乔·库伯特早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开始靠画漫画挣钱了。因为年轻,二战期间他并没有接到征兵令,都在为DC等公司画漫画。虽然没赶上二战这一拨,后面还有朝鲜战争等着呢。库伯特在朝鲜战争爆发后被征召入伍,不过他运气好,同他一起入伍的人都被派到朝鲜,在冰天雪地里挨志愿军打,库伯特却被派去了德国——以美军的身份,在战后的德国,当然爽翻了。库伯特退伍后回国,50年代中期开始为DC专职创作,尤其擅长战争漫画。

 

洛克是一个硬汉,一个纯粹的军人。他带领他的小队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完成上级交付的各种困难任务。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官,并不喜欢抛头露面,在见惯了战争的洛克眼中,战场上重要的不是什么英雄,而是等待完成的使命。

 

洛克作为美军的化身,参加了二战时期欧洲战场的几乎每一场战斗。他在珍珠港事件后应征入伍,被派往北非,从普通士兵逐步做到排长,隶属于E连(Easy Company)。漫画中没有具体交代这个E连到底属于哪一部队,只提到曾经多次重编(洛克晋升为中士就是因为在一次战斗中,整个E连的人都打光了,就剩下他一个还活着)

 

洛克英勇顽强,老成持重。因为屡战屡胜,他在军中不是没有晋升的机会,但他一律拒绝,声称他要和战友们在一起——实际上,战争已经改变了他,成为了他的全部。他除了打仗之外,再也不懂别的生活方式,也不可能拥有别的选择了。60年代,乔·库伯特成为这一系列的编辑,更是为其加入了强烈的反战思想。每一集的结束语都是“再也不要打仗了”。

 

美军在二战时期依旧实行种族隔离政策,黑人士兵经常被派去做排雷、埋尸体等又苦又累又危险的活儿。他们同样英勇战斗、流血牺牲,但却很难获得本该属于他们的荣誉。而当时的漫画也只以白人的战斗故事为主。直到50年代末,洛克中士登场的时候,他的E连里才出现了一位黑人成员约翰逊,他曾是前任重量级拳王。这也是首先平等对待黑人的漫画之一。而在漫威的《弗里中士和咆哮突击队》里也有一个黑人角色琼斯,在第一集付印的时候,分色师并没有注意到这是个黑人,因此照例将他的肤色画成白色,为此斯坦·李还专门致电印厂,强调这是一个黑人,于是在第二集里立刻改正了。尽管这种描写不符合史实,但反映出了当时黑人民权斗争的努力。

 

而到了70年代后期,那段历史终于得到了一定的正视。DC1977年推出的《战争之人》(Men of War)系列,主角就是黑人士兵尤利西斯·哈扎德。他在二战期间参军,但身为黑人只被派去埋尸,得了个外号“掘墓人”。但最终他凭着自己的英勇与顽强,立下许多战功,成为了全能特种兵,活跃在同纳粹斗争的战场上。

 

10-《战争之人》

 

 

早安越南

 

1961年,越南战争开始。

 

尽管美国政府不断强调赤色威胁,但人民很快就对这场战争提出了质疑:为何要为了地球另一边的某个蕞尔小国,而把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派去送死呢?漫画家们对于越战的反应,也打从一开始就不像对于二战和朝鲜战争那样积极,二十年前那样宣扬爱国精神的漫画铺天盖地的情况是不复存在了。

 

当时,正面宣传越战的漫画屈指可数。闪电漫画公司的《托德·霍尔顿:超级绿色贝雷帽》(Tod Holton Super Green Beret)基本上和黄金时代的漫画如出一辙:一个叫托德的少年获得了一顶绿色贝雷帽,戴上它不仅能立刻长大,还能变成超级士兵,出现在任何需要美国特种部队的地方。这听来很像当年的神奇队长,是不是?没错,因为它的作者就是曾长期担任《神奇队长》编剧的Otto Binder。这部漫画故事比较低龄向,情节简单,人物平面化,充满战争宣传。因此相当短命,出了两集就呜呼哀哉了。而戴尔漫画公司出版的《绿色贝雷帽传说》(Tales of the Green Beret)尽管比较严肃,但也没有幸运到哪去,只出了五期而已。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反战呼声愈来愈高。以黑白漫画杂志著称的华伦出版公司推出了《燃烧的战斗》(Blazing Combat)。这是一套反战漫画。尽管出版商吉姆·华伦并不是左派,但他也不相信政府的那套“有限战争”的宣传。他找来了原先EC公司的哈维·库兹曼担纲,深入刻画战争的残酷性。这套漫画内容深刻、画面精美,尽管因为销量不佳仅仅维持了四期,但对美国的战争漫画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11-《燃烧的战斗》第一期

 

伴随着民间此起彼伏的反战抗议活动,一种新的漫画形式——“地下漫画”,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地下漫画的兴起是美国漫画史上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它们大多以反战、人权、性爱等为题材,因为是漫画家自行出版,所以百无禁忌,不受任何制约。它们用浓烈的笔触、震撼的画面,向人们揭露了美军在越南的屠杀与暴行,号召人们抵制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

 

终于在巨大的责难声中,美军撤出了越南。尽管越战结束了,但它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并没有消退。回首这场给人民带来巨大伤痛的战争,反思越战的各种文艺作品层出不穷。漫威于80年代推出了漫画《越南》('Nam),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甚至超过了《X战警》的销量。

 

12-《越南》

 

作者Doug Murray本身就是一名越战老兵。漫画回避了政治话题,而是从普通大兵的角度出发,描述他们在战争中的体验。主角艾德·马克斯从一个新兵开始,在越南战场上一次又一次的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他目睹了无谓的屠杀,经历了战友的牺牲,部队的内讧。战争把他从一个天真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饱受煎熬的老兵。他虽然离开了战场,后来又作为战地记者重新回到了越南。

 

《越南》的细节相当真实,装备和事件都力求符合史实。情节推进原本采用“真实时间制”,漫画每月出版一期,故事里的时间也随之推进一个月,这在美国漫画里十分特殊。不过这个想法并没有贯彻到最后。随着漫威编辑方针的改变,Murray退出了《越南》的创作。这部漫画渐渐失去了当初的深度,漫威世界的角色比如惩罚者也加了进来。终于,它在第84期后宣告终结。不过,它在前期取得的成绩,仍让它成为越战漫画中的翘楚。

 

在《越南》推出后的次年,另一位老兵Don Lomax也开始发表漫画《越南日记》(Vietnam Journal)。这部漫画来自他的亲身经历——在战斗间隙,他一直在坚持记日记,《越南日记》就是当时情景的再现。作为独立漫画,它不像《越南》那样受到漫画条例的约束,因此其中描写的战争也越加暴力。因为采取“日记”的第一人称叙事,这部漫画的视点受到一定的局限,完全是从主角一方的观感出发,很少思考这场战争的正义与否。但是客观上,它也充分展现了战争的可怕与残酷。作者Don Lomax此后也推出了多部战争漫画,并于90年代接手为漫威编写了最后14期的《越南》。

 

13-《越南日记》

 

 

危机四伏的世界

 

70年代末开始,随着图画小说的发展、英国漫画家对美国漫画的影响,战争漫画的表现手法也趋向多样化。大量反战的独立漫画作品涌现,从巴勒斯坦到南斯拉夫,从萨尔瓦多到阿富汗。这些漫画有的直面战争的罪恶,号召人们拒绝成为帮凶;有的则以记者的眼光,冷静的记录着战争的残暴。

 

但是,也有正面宣传战争的漫画。1984年出版的《格林纳达》(Grenada)就把在一年前入侵格林纳达的美军描绘成解放他们的正义之师。这部漫画还加了个副标题“从强奸与奴役中获救”。据称,这部漫画是CIA策划出版的,为此作者领稿费的时候得专门跑到华盛顿去——在那里一名CIA特工交给他一个手提箱,里面是三万五千美元现金。虽然这故事传得也太玄了点,但这部充斥着夸张荒唐的宣传的漫画,确曾被空投到格林纳达,号召当地人民“迎王师”。

 

14-《格林纳达》

 

而一些比较靠谱的漫画,至少会把政策宣传用真正的漫画故事来包装。漫威就在伊拉克战争中积极支持美军,并推出了数本专刊,专门提供给驻扎在海外的美军,内容无非是美国队长和其他的超级英雄们如何向美军提供支持。这些漫画就像40年代那样正邪分明,敌人一般是恐怖集团九头蛇或者超级机器人什么的,而不是现实中的敌军——现代人早就不指望这些超级英雄真能代替他们在战场上流血牺牲了。除了超级英雄和同军方合作的宣传漫画外,漫威也出过一些较为写实的反映伊战的漫画,比如《作战区》(Combat Zone),还专门找了随军记者来当编剧。不过,作品的右翼倾向招致了不少的批评。

 

15-《作战区》)

 

Vertigo公司曾以伊拉克战争为题材,出版了一部视角独特的漫画《巴格达的荣耀》(Pride of Baghdad),堪称狮子王版的伊拉克战争。这是一个寓言,却来自于一篇真实的新闻报导。它的主角不是人,而是一群狮子——巴格达动物园里的狮子,在空袭之后逃出动物园。习惯了被饲养,它们几乎已经忘记了怎么独立生存。更何况,它们所处的并不是非洲大草原,而是四处断壁残垣的城市。它们一边怀念动物园里饭来张口的生活,一边试着走向自由、走向传说中美丽的地平线——直到倒在美军的枪口之下。漫画完全从狮子的视点出发,但是读者知道,它其实是在向我们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才是自由?战争带来的究竟是解放,还是杀戮?

 

(16-《巴格达的荣耀》)

 

这,也许是我们全人类,都要面对的一个永恒问题。

全部留言

请登录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留言()
  • 作品:学院自选集
  • 状态:连载中
  • 类型:专题档-专题档
  • tag:
  • 发布时间:2016-12-10 13:18:02
  • 作者有话说:

    自选作品集。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