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以情感妹妹

Synopsis

每章一节,S眼看红楼

  
  袭人问宝玉挨打的原因,宝玉说“不过为那些事”,一者也自知这两件事说不出口,二者以袭人平日对他的了解,知道她猜得到。“问他做什么”是深知袭人不赞成,怕她又来说劝,所以推托。另:中衣也给褪,他们俩再亲密也没有了。
  宝钗来看他,“宽慰好些”,情意自现,可知平常只不过不表现出来。宝玉可心处,不在家世门第,也不在容貌标致、性情温柔,以此看待,轻了宝钗,也轻了黛玉。注重这些的只有袭人,宝玉的内在,她想都没敢想过,她不懂,她也觉得她不配。
  也唯有袭人,哪怕宝玉是贾环、薛蟠的那个德行,她也一样待他。她认命。她的全部身心都只能在权力的阴影下挣扎,在她的位置,她何曾有半分选择的余地?
  不过宝钗一面心疼,一面还是劝“早听人一句话”云云,她跟袭人真是一样脾气。如果能考虑到互补因素,有了袭人,就不必要宝钗。不过倒也有趣,常人家只有妻子规劝丈夫,姬妾都不管这闲事的,王夫人倒是请家教不嫌多。
  另:见宝钗稠密心意,宝二爷的心情倒不是YY,他是认真重视这些人,得她们看重,在眼中更甚于得到当道大佬的赏识好多倍。不信,如果过来看他的是皇帝,他的感激之心,恐怕也没这么多呢。
  看重清洁纯真的心灵,忽视赫赫威煌的权势,惟其如此,红楼梦才能在一干XX缘、XX灯、XX录之中脱颖而出,到达我辈仰望的高度。
  袭人转述茗烟的话,真是心疼宝玉得极了,素日的谨言慎行小心翼翼全都抛到脑后。正好比心疼的儿子受了欺负,再懦弱的母亲,那时候也敢抄菜刀。被宝玉拦了话,也只是“羞愧无言”,不过是觉得这话不该在宝钗面前说,并不是后悔。
  黛玉来看宝玉,哭得哽咽难言,说“你可都改了罢”,足见宝玉的行为林妹妹也不很赞成,只不过她一向由着他,这一句也不是劝,只不过担心宝玉再吃亏,要他稍微退让一步。说到贤妻,宝钗袭人的苦口婆心巴结向上算一种,谁说黛玉的全心全意的信任就不算?没有这样的妻子,李安也拍不出断背山了。
  PS:黛玉担心凤姐的取笑,足见“吃茶”之外,凤姐拿他俩玩笑的时候不少,搞得林妹妹都有心理阴影了。
  王夫人来呼唤,袭人“想了一想”,这是安心要提宝玉搬出园外的事了。不过刚开始王夫人不过问问饮食,她看出来插不上话去,所以拿着瓶子要走,是准备等下次机会。然后王夫人问贾环事,这样大家庭里斗争真是无比激烈,王夫人也是日日提防。虽然袭人没露出话来,观王夫人说话,她早就心里有数,问袭人只不过是求证。袭人当也猜度得到此意,她的“并没听见这话”实在是不认之认了,只不过王夫人老实,还要再问一句才明白。
  王夫人说管教宝玉,提起贾珠来,说“我是怎么样管他?”,想必那时候她是严格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教育儿子的。后来有了宝玉,一者知道自己再不能生育,宝玉是她唯一的依靠,所以不舍得管严厉了,二者宝玉虽然百般淘气不上进,毕竟本质是好的,不是败子。知子莫若母,她明白这样的儿子也许将来没机会出将入相在人前显贵,但毕竟孝顺,对她一定是好的。所以只是“恨铁不成钢”而已。同样,她也知道凭着宝玉在贾母心中的地位,儿子的后路一定是无忧的,但是如果,当然是如果,贾环反而读书做了大官,将来两相校证,她在人前怎么抬得起头来?! 她的“恨铁不成钢”,也包含了好几分对未来地位的忧虑,只是宝玉不晓得罢了。
  袭人说搬宝玉出园,王夫人“大惊”,问“宝玉难道跟谁做怪了不成”,这句话必定指的是丫鬟辈。一者她已经说过“将你跟老姨娘一体行事”,是早就默认袭人的地位,二者袭人不是处女她早已看出,不是跟宝玉,哪里还有第二个人?所以她担心的是宝玉除了袭人,又跟别的丫头勾搭,对比前文宝玉是怎么腻着鸳鸯,怎么拉扯金钏儿,这些行为做娘的都看在眼里,不要说王夫人,就是我辈众人,看见一男一女腻在那里“摩挲脖子”“吃嘴上的胭脂”,说他们洁白无暇,你信?
  而且万一“做怪”不算,还搞大了丫头的肚子,那势必一定要收房。未娶妻就纳妾生子,这不是好名声,而且如果那丫头不是个好的,再搞出一个“赵姨娘”,家反宅乱的那还了得!别看旧社会实行一妻多妾制度,男人如果做亲之前房中就有妾生子,无形中可就降了一等了。门当户对的人家,考虑到三窝两块的事体,谁不心里打个突?
  至于小姐辈,请放心,她没有想,她也不敢想。毋宁说,她强迫自己“不去想”。
  袭人说话很有技巧,重点并不在“宝玉跟谁做了什么”上,而是在“防备小人谣言”上,又暗点金钏一事。赵姨娘一干婆娘的嘴,王夫人是深知道的,贾环的谣言就是明证,这头一次就让儿子差点没打死,再传出点别的,儿子的命是有是无?前车之鉴,她不能不“雷轰电掣”一般,触动金钏之事,不是指宝玉跟金钏“做了什么”(她其实明白两人之间没有什么),指的是“人言可畏”。后来又说“成全我们声名体面”,这跟袭人的话相合。
  不过袭人的话还有第二层意思。说到“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云云,能影响宝玉一生名声的,除了“先奸后娶”,哪里还有第二个缘故!又明点出钗、黛,宝玉平素不防头的行为王夫人是看在眼里的,如果真被人传出这样谣言,两个姑娘算是活不成了,此外她怎么见公婆丈夫?幸而有人提醒,又幸而是她非常信任的人提醒她,因为这样的话她绝不能对第二个人说。所以不托付袭人,她哪还有第二个人选?
  PS:只要有这样的谣言出现,园子里的人那是一个也跑不掉,倒霉的不独黛玉一人。
  袭人的话方才说毕,转过头宝二爷就给林妹妹送去“两块旧帕子”。饿滴个神哎!私相传递,私相传递,这要被外人传扬出去,林黛玉除死没有第二条路!
  唉!
  底下宝钗劝兄,说是“劝”,实在是一肚子无明火,兴师问罪来了。但薛蟠实在没做错,怪不得反应那么大。这就告诉我们说,做领导批评下属,必须要抓住了现行他才肯老老实实听你说,如果没有确凿证据,哪怕他平日缺点再多也不会服气,一定认为你是在找茬。
  另:“那一回为他不好”云云,似乎宝玉跟秦钟搞同性恋的事情被人传出去了,所以后来秦钟死,贾母显得冷淡,估计也是看不上他。
  又:“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配”,实是混帐话,可也是刺心语,把宝姐姐从来不敢说甚至不敢想的心事忽然放到光天化日之下,她可不气得要死?受了这样大的侮辱,还只管要怕母亲心里不安,一见宝钗懂事体贴,二则摊上这么个不管不顾的哥哥,宝姐姐也是可怜人。
  他带累她的多矣。

全部留言

请登录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留言()
原作标题:

红楼梦

原作者:

曹雪芹

原作简介: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 ,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