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李陵(下)

Synopsis

史上最值得同情的汉奸?

匈奴单于看到李陵部卒骁勇,久战不下,又渐近汉塞,心生怀疑,便问部下:“此汉精兵,击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毋有伏兵乎?”会不会有埋伏?
 诸将回答:“单于自将数万骑击汉数千人不能灭,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面子很重要啊,传出去太不光彩了。
 
于是再战。
 战事危急时,两军一日能对战数十次。汉军再次杀伤匈奴二千余人。这时候两军人数比应该是 75000 VS 3000。匈奴人眼见形势不利,考虑撤兵(要真退兵了,李陵只怕就会成为继卫霍之后汉武时期的第三位用兵大家。凯旋而归。会以另外一种方式重振家族,一战封侯,青史留名。历史真的有很多可能性)。
 
这时候又出了一档子事。汉军军侯管敢被校尉侮辱,气愤之下投降匈奴当了叛徒。他说:“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帜,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汉书·李广苏建传》)没有援兵,箭矢快射光了。李陵和副将各率的八百人才是劲敌。用精兵主攻这个方向即可拿下。
 历来史书骂的都是刘野猪、李贰师、路博德(路博德再中一枪)等人,认为是他们的各种阴谋暗算怯懦无能贪生怕死害惨了李陵,让李陵被逼做了汉奸。事实上要真说起断送了李陵和李陵部队的,功莫过于这位管敢军侯—— 这位仅是被侮辱(可惜史书未记载此人被辱缘由,不会是被上司发现他贪生怕死吧?),就不惜投靠敌方出谋划策,亲自断送自己所在部队全军上下手足胞泽三千人!
 
单于听了大喜,终于放下心头大石,派骑兵合攻汉军,疾呼:“李陵、韩延年趣降!”
汉军在谷中,匈奴在山上,四面对射,矢如雨下。汉军南撤,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而去。汉军弓箭全部耗尽。
 鞮汗山位于居延泽正北方口附近,距离汉家边塞遮虏障不过百余里。此时,汉军尚有三千人,以短刀,车辐做武器,退至一峡谷内,被匈奴阻断后路。单于军占据险要地段,投掷岩石猛烈攻击,汉军死伤惨重,终于再也无法前行。
 
至此危境,弹尽粮绝、被匈奴重兵围困,居延守兵不敢轻出接应,整支部队成建制突围退回眼看希望渺茫的时候,主将李陵做了件现在看来也相当诡异的事情。
 他就像得了失心疯一样口出狂言道:“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也就是不要属下的跟随,他一个人便装去敌方营地刺杀七万匈奴大军的现首领且鞮侯单于!!
 
某人当时读到这里惊呆了。立即大查史料,好确认李陵到底是不是个失传的武林高手;还是说李家绝学使他有了荆轲、专诸、要离、聂政这等刺客的超人本领?否则实在没法解释得通他此时的举动——
一军之将危难之际弃自己的军队于不顾,匹马单枪要到敌人阵营力去搞斩首战术…
 
虽说其祖父李广曾有过百骑对匈奴数千骑,射杀胡白马将,胡皆引兵而去的先例。可那是在大白天,在草原与敌人狭路相逢勇者胜,且也没有出管敢这个汉奸。
 李陵此番却是要在晚上深入敌营,他语言不通、服装不同、口令不晓(匈奴人总不可能和他爷爷带兵一样是不设防、不巡逻的吧?)、习俗不明、一无所知的就去了?且晚上也没办法施展李将军神射啊!弓箭好像现在也耗竭了的说…
 
李黑由此得出结论:李陵依然在说大话、夸夸其谈,秉承他‘步兵五千涉单于庭’的一贯作风。有人认为李陵在巨大压力下终于开始了精神崩溃,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当然更有甚者认为他此时坚持要抛开众将,一人鬼鬼祟祟便装外出,就是为了要抛下士卒自己逃命!
 个人倒以为李陵此举应该不是逃跑,而是对自己和汉军的未来彻底丧失信心,不相信他们还能凭借一己之力披荆斩棘杀出重围了。所以他才孤注一掷,想把宝压在不靠谱的斩首行动上。虽然这个行动什么时候看都是有够疯狂,完全的听天由命。
 
上天显然也没能帮上李陵一把。
“良久,陵还,太息曰‘兵败,死矣。’”过了很长时间李陵无功而返,对周围人叹息道,“这回我们死定了。”
无论怎样辩解,李陵此举都是大错特错,比他个人坚持要到七万人里搞斩首行动还要谬之千里—— 学过兵法的人都知道,保持士气对一支军队尤其是陷于苦战乃至绝境军队的至关重要性。这时候指挥官心心念念、千方百计想的都应该是如何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孙子兵法有云“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对于敌方三军,可以挫其锐气,丧其士气,对于敌方将帅,可以动摇其决心,使其丧失斗志… 善于用兵的人,应该回避敌人士气正盛的时候,趁其士气衰竭的时发动猛攻,这才是正确运用士气的原则。
 可李陵却偏偏是一副被夺心的敌方将帅的表现:锐气已挫,士气已丧,决心动摇,最后竟然开始灭自己人的斗志了!
 一个自幼熟读兵书、出身将门的汉军指挥官,在紧要关头脱口而出竟是这种话,足见连日苦战、巨大的压力挫折终于磨灭了他一直以来形之于外的豪迈与自信,软弱悲观…终于开始冒头了。
 
他的部下反而要劝他,“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径还归,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将军您威震匈奴,我们运气不好,即使被俘了,将来也会被释放的。浞野侯被俘回来后天子照样好吃好喝养着,更何况将军您呢!
 言下之意是 我们就算兵败被俘也不见得就无路可走,总有一天还是能回大汉去的(这里的浞野侯是指赵破奴。汉武帝时期汉军与匈奴交战,如果汉将被俘,运气好的话有时能够用钱财给赎买回来。)。
 
李陵应该是被安慰了,因为他紧跟着就慷慨陈词道:“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
你不要说了!我不死就不算壮士——
 
“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突围前销毁军旗可以理解,不让汉家旌旗受辱。埋珍宝于地下?某人一直以来都很奇怪,这个汉家孤军深入匈奴腹地,一路苦战,从哪里来的珍宝呢?李陵五千人不是一开始就遭遇到匈奴主力部队了吗,哪有时间地点发财啊?总不可能是步兵自带汉家财宝要去匈奴花差花差吧?——岳家军倒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虏掠之说,所以要自带军费好付给广大匈奴居民??李陵部也没听说过有此等军纪啊。堪称千古之谜。
 
这时李陵叹息:“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这里的“数十矢”,应该是指每人如果再有数十支箭的话,就可以突围而出了。此地离遮虏障不过百余里,如果箭矢足够,或许真的能逃回汉家要塞去。
 只可惜原本存放箭矢的车辆在李陵默许下载了女子,成了风月之所,李陵军终未能逃出生天。
 却也是 一饮一啄,莫不由天定。
 
李陵以为 如果拖到天明,箭尽援绝、处于劣势的汉军必然束手就擒(为什么是束手就擒而不是血战到底?)。为避免这一命运,李陵要求士卒每人自带两斤干粮,一片冰,分散突围,到百里外的遮虏障也就是汉家居延要塞汇合。
 身为一军主将,有责任保存部下有生力量,命令突围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为何要令部下做“鸟兽散”?此为《史记》及《汉书》李陵的原话。意思就是无组织无纪律,士卒各凭本能各安天命,随便你怎么逃都行。
 三千左右的步兵,在七万敌军重重围困下,想仅凭个人力量杀出重围,难度何等之大!有李黑攻击说李陵是发现一个人不好溜,就希望借四散诸军全面突围来分散敌军注意力,好方便自己逃跑。因无旁证不足采信。但李陵在最后危急关头,的确心态失常举止失措,没有尽到一个将官最后应尽的责任。
 
半夜时分,全军突围。“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李陵和副将韩延年及军士十几人,采取骑马突围的方式。匈奴则出动了数千骑兵一路围歼追击。
 李陵和部将亲信有少量马匹,遮虏障于此地不过百里,骑马成功突围毕其功于一役的可能性的确比较大。不过李陵失算的是,汉军五千步卒,有马的肯定极少,所以少数骑兵一跑,匈奴人立即猜出其中有大鱼,于是穷追不舍。
 当然李粉非要辩解说,李陵之所以后来骑马逃,乃是想以一己之力吸引匈奴大军注意力,以便让更多汉军士卒能够杀出重围^^。
 这里不想驳斥。只想提个小小建议,倘若主将真想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拯救部队挽狂澜于既倒,那么打着旗帜逃跑或干脆抱敢死队决心去冲击敌阵,特别是匈奴且鞮侯单于所驻的营帐,效果可能更好些。
 
人算终不如天算。李陵一行人等最后还是被匈奴骑兵追上。
“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副将韩延年力战而死。李陵眼看脱逃无望,自知只能在死和降中选择其一。自幼年起就一直深埋心底的软弱贪生念头终于不可遏制,仰天长叹:“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
 当然也可能是抱持着以后能像浞野侯赵破奴一样被汉武帝赎买回来的想法。总不可能一开始就想当铁杆汉奸吧?
 李陵所部残余士卒自由突围,最后只有四百余人逃回了汉塞。几乎是全军覆没。
 
请注意史书记载,汉军副将韩延年的确是英勇战死的,却不曾讲主将李陵是否也奋战到了最后一刻,也不曾讲他投降时有无负伤。按照太史公对李家的偏爱(《李将军列传》和《卫将军骠骑列传》很明显的对比,扬李而隐卫),如果李陵真是杀敌甚众、力尽重伤被擒,绝不可能不留下只字片语。叫人觉得讽刺的是,恰恰不久前李陵的豪言‘吾不死,非壮士也’倒的确留下了。
 从这里讲,李陵不是壮士,李粉和李蜜都不应该再有异议。说他远不及其副将韩延年的气节,韩延年并无豪言壮语却能英勇殉国,也绝不是屈说他。且李陵胆识风骨亦远不及父辈—— 其祖父李广,和匈奴常年作战,胜的时候有,大败次数也不少。其中也曾因寡不敌众而受伤被擒。匈奴单于久仰李广威名,命令手下:“得李广必生致之”(《史记·李将军列传》)。匈奴骑兵便把当时受伤的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让他躺在用绳子结成的网袋里。走了十多里,装死的李广斜眼瞧见他旁边的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一跃,跳上匈奴少年的战马,把少年推下马,摘下他的弓箭,策马扬鞭向南飞奔,匈奴骑兵数百人紧紧追赶。李广边跑边射杀追兵,终于逃脱。其叔父李敢少年随父出征,敢率几十名骑兵冲人敌阵,贯穿匈奴腹心,抄敌人两翼而回,还能告诉大家:“胡虏易与耳”。
 李陵较之叔祖,无所畏惧、坚忍不拔之气实在相差太远。
 
自古艰难唯一死。现代西方国家也多认为‘战至绝境投降无可厚非,及时投降是指挥官保全士兵的责任’。但李陵的投降却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否则在面临绝境那晚,他就可以下令全军投降,三千多汉军也不会被屠戮一空。但那个时候他却当众发下誓言说是要以死报国。于是被感动的汉军效仿主将,全部拼死力战、死伤殆尽。而他们的主将却在最后关头突围失败后,弃刃降敌——
无论以何种理由开脱,都是不义不信。
 一至于斯。




李陵兵败地方距离边塞不过百里,消息很快传回汉朝。汉武帝以为李陵战死,便召见他的家人进行慰问。李陵乃名门之后,又是素受皇帝信重提拔的青年将领,汉武帝对其也一直颇为期许(从他敢拒绝军令为皇帝小舅子李贰师运送辎重,要求自己单出一军以讨匈奴便可看出)。所以按常理判断,李陵投降可能性的确极小,一般都会选择战死殉国,加之李陵以往表现一贯忠勇过人(否则太史公也不会为其说好话),所以刘野猪开始还真以为他壮烈牺牲了(为什么某人想起洪承畴与崇祯帝?),不但慰问了他的家属,还准备要为他赐谥封号,正所谓为国捐躯死哀荣。
 李陵的家人倒没有表现出悲丧之色。对此李黑解释是李陵家人熟知李陵的个性,知道他至不济投降匈奴也不会傻了吧唧的战死,更有甚者诠释认为李陵已派心腹回家密告他当了汉奸得保平安的消息。上述肯定都是无稽之谈。倒有可能是李陵家人认为没有音讯不一定代表李陵就一定阵亡,还把希望寄托在他会成功突围的幻想上。其祖李广就屡屡险死还生、化险为夷,李陵是李广的嫡孙,应该不会…做不到吧?
 
事实却让所有人都感到了失望。
 李陵非常安份的做了俘虏。就算心有不甘(他后来说自己“忽忽如狂,自痛负汉”),也没做神马绝食、自残、妄图逃跑、或是派心腹再潜入汉朝见刘野猪表明自己身在曹营心在汉,留在此地是只为坑害匈奴造福大汉之类的傻事。否则太史公最后就不会那么惨~~
  
李陵投降匈奴确切消息一经传出,汉武帝暴怒。
 世代为将的名门之后,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汉武帝的宠将,竟然叛国降敌!大汉帝国真是颜面尽失、威风扫地!!
 士卒贪生怕死、临阵投降是小,但军将尤其李陵还出身陇西李家,是世代累受国恩,标榜忠义将门出来的人,却一朝投了匈奴,还不是重伤被擒。这又会开怎样恶劣的一个先例(所以后来效仿者李贰师)?!…
 
汉武帝立即问责陈步乐(就是那个曾被某人羡慕,因汇报汉军士气正盛被野猪欢喜升官的李陵部将),要他承担责任。陈步乐无从辩解,只能自尽。其实李陵投降根本不关陈步乐一咪咪的事(陈步乐一直在长安;他只是个部将,就算在李陵军中也做不了李陵的主,最多和韩延年一样选择殉国),刘野猪只是迁怒。但由此可见,李陵投降给汉庭造成的影响之大,可以说他的降敌已再不是他的个人问题了。
 
汉朝群臣也均以为李陵有罪,贪生畏死、丧师辱国。当然肯定有和李家不合的趁机煽风点火、落井下石(李贰师?)。
 太史公司马迁却独为李陵辩解,加以开脱:“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入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太史公的意思是 李陵一贯讲孝道、守信义,为国家不计生死。这次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也在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中,而他杀伤的敌人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他之所以不死而投降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时机再报答汉室。
 
太史公此人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居千载。夫史迁绝学,《春秋》之后一人而已。
 只是太史公才学固然极高,人品也很好,却不是一个善于揣摩上意的精明官员,也不是目光深远的朝廷重臣。或许他当时的确是秉承了一股慷慨之气为李陵鸣不平(李陵‘同事’李贰师这次打的更不怎么样),但他选择的时机委实太过糟糕—— 刚刚传出李陵所部全灭而自己叛国降敌的消息。
 这时候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叛徒说话,又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李陵乃是诈降。非但是严重的不合时宜,甚至可以说是不啻于在朝堂为李陵这种叛国行为张目!
 
作为一国之君,如果放任并支持了司马迁这种不靠谱的最后完全出自臆想的结论,无疑会给以后武将战败投敌开辟一条新出路。投降匈奴仍能被国家当成是功臣对待,家人得保无恙,这些势必会对汉军士气和民间忠义之风带来消极影响,自此以后投降人人再无后顾之忧,那么谁还会为国家战死沙场?(所以后来李贰师投降匈奴,刘野猪也毫不手软的族诛了他一家)
 
不过现下刘野猪还是偏心李贰师的。他又开始怀疑起司马迁的用意,是否在借李陵的事污蔑诋毁此次出征他功劳少少的小舅子?!
 李贰师是刘野猪宠姬李夫人的哥哥(何止功劳少少,李贰师这次和战败也没有两样了。自己人死伤比匈奴人还惨重)。
 于是将司马迁下狱。
 
这里《汉书》的“上以迁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记录显然有误。太史公不是为李陵辩解后立即被刘野猪拉下去宫刑的(那样可就太残暴了)。虽然刘野猪是个暴君没跑。而是“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太史公自己的《报任安书》)。
 太史公先是下狱,被廷尉杜周审查,受尽苦楚折磨(“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正惕”《报任安书》)。直到李陵真投降效力匈奴的消息传出,才被以“诬罔”(欺骗皇帝)罪名判处死刑(不是刘野猪主动要太史公那部分器官的,他又不是bt)。当时汉朝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种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接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又不舍得还没写完的《史记》,这才忍辱负重勉强偷生。
 同为偷生,太史公可被李陵搞得真坑爹。
 
后来刘野猪也后悔当时没给李陵发援兵了(虽然卫青、霍去病都是自己打的,漠北之战的卫青、河西大战的霍去病)。
 自从帝国双壁卫青、霍去病先后离世,汉朝得力军将严重匮乏。无论如何,李陵也算敢战的。于是野猪又把责任往外推,他说“陵当发出塞,乃诏强弩都尉令迎军。坐预诏之,得令老将生奸诈。”(《汉书·李广苏建传》)言下之意是 我本来派了强弩都尉接应李陵的,可没想到老将生奸诈—— 路博德身上的枪已经数不过来了。
 刘野猪完全忘了他当初叫路博德“引兵走西河,遮钩营之道”的事了。大抵这和他对强弩都尉所说的“吾欲予李陵骑”一个水平(汗~)。
 喂喂喂,你是皇帝啊,刘野猪!这种诿过他人的习惯真的很不好…
不过野猪总算想起应该派遣使者去慰劳李陵部突围回来的汉军了(他们才是真正的汉家壮士)。虽然迟到很长时间。
 
汉武帝虽对李陵投降事件暴跳如雷,但最后处理措施还是比较谨慎的。他当时并没有问罪李陵全家(李陵自己都说过“陵始降时…加以老母系保宫…”,李陵母亲当时只是被关起来了,真的没被判处死刑),对贸然为李陵讲话开脱的司马迁也是下狱而没有加刑(太史公在牢里受的折磨来自廷尉狱吏,野猪不可能关心到太史令在狱中的生活水平)。受池鱼之殃的只有陈步乐一人(某种程度上,你享受了好处也必须承担责任。不过陈步乐还是冤枉)。
 
很明显,刘野猪是想看看李陵在匈奴会不会有什么举动,到底是真降还是诈降,他是否会真的‘报汉’…
 
这里《史记》和《汉书》记录出现了偏差。
 
《史记》中“陵降匈奴,汉闻单于以女妻陵,遂族其母妻子”。李陵降了匈奴以后,汉朝听说李陵娶了且鞮侯单于的女儿当了匈奴驸马,便灭了他一族。
 事实上历史中李陵也真娶了单于的女儿跖跋氏,并被封为匈奴右校王。如果消息为真,李陵娶匈奴公主在先,那么李陵就是铁杆汉奸(千万不要说李陵此举是男版王昭君,完全为了充当和平使者造福汉匈两族人民),贪图富贵,人人得而诛之,汉武帝做法完全正确。虽是汉武帝下令诛的李陵一族,但李陵投降并娶匈奴公主,他应该很清楚此举无异叛国,汉朝必会严惩其家属,他要真如太史公所说的那样侍母至孝,就绝不会娶公主置家人于不顾。如果消息为假,李陵当时还未娶单于女儿,一切只是谣传,那么在他得知汉朝误会他当了匈奴驸马诛了他一家大小以后,还愿意弄假成真,再娶这位公主入门—— 那就不是一般心理素质了,说他有颗大心脏也不为过。这个妻子可是没过门就断送了他在汉朝的全家老幼啊!
 
《汉书》则是另一个解释。“陵在匈奴岁余,上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上闻,于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其后,汉遣使使匈奴,陵谓使者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李绪,非我也。’”
汉书种的结果同样令汉武帝感到失望。李陵投降匈奴后一年,汉武帝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出兵营救李陵。公孙敖无功而返,但听捉到的匈奴俘虏讲李陵在帮匈奴练兵以对付汉朝。汉武帝闻知大怒,于是杀了李陵全家。从此陇西李氏声名败落,士大夫引为羞愧。后来李陵责问汉使:“我为汉朝率兵五千横扫匈奴,因为没有援军而失败。什么对不起汉朝的,要诛杀我全家!”原来为匈奴练兵的是投降匈奴的原汉朝塞外都尉李绪。之后李陵派人刺杀了李绪。匈奴大阏氏想要杀李陵,单于只好把他派到北方藏起来,直到大阏氏死后才把他调回。单于认为李陵壮勇,把女儿嫁给他,立他为右校王,和先前投降匈奴作了丁灵王的卫律平起平坐。
 《汉书》中汉武帝的表现就更没有问题了。他居然等了李陵一年多,当然这期间李陵一直没跟汉朝联系过(李陵后来回忆说“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但问题是他的痛苦内疚表现过于含蓄,根本不曾形之于外。身边匈奴人没瞧出来,遥远的汉朝人就更不可能发现)。于是汉武帝派公孙敖引兵“入匈奴迎陵”,其实就是想了解一下李陵的情况,万一匈奴人对李陵监视不严,李陵也能借机逃回来(刘野猪对臣子一向薄情,但对李陵真可谓是仁至义尽。否则李陵也不会在投降时叹了那么一句“无面目报陛下”)。结果不出所料,果然未能接回李陵,却从俘虏口中得知,李陵已经开始为匈奴单于练兵,教他们如何对付汉朝军队了。汉武帝这才命令诛杀李陵全家,并判司马迁“诬罔”(欺骗皇帝)死刑。
 
如果李陵真的在“教匈奴为兵”,那么刘野猪做法也没错。野猪在得知李陵降敌后,还能再忍上一年多,并出兵试探打听李陵的消息。一个君王能对叛将做到如此地步,真的已没话好讲了。后来“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也足以证明刘野猪做法的确顺应人心,合乎情理。大家都认为是李陵的过错,是他愧对祖先愧对国家,陇西李氏自其祖李广以来数代人与匈奴作战辛苦累积的忠义之名被他一朝散尽(崽卖爷田心不疼~)。虽然最后发现是个误会,匈奴俘虏误把李绪当了李陵,却也不能因此而责备皇帝寡恩。处在帝王这个位子上,在接到确切回禀后,的确不能再对叛徒姑息。就像后来李贰师兵败投降匈奴,也是‘宗族遂灭’。汉武帝一样诛了他小舅子一族。
 
更何况李陵在此之前还以过来人身份去劝降过苏武。过来人身份,就是说李陵已经彻底死心要当匈奴人了。
 否则他又怎会对苏武说出“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以及“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李陵攻击故主刘野猪,说他年事已高,法令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很多家,安危不可预料。
 他要真是诈降,这个时候应该正和苏武偷偷商讨出逃计划,好连夜潜逃以归汉吧。
 倒是苏武的回答掷地有声“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什么可恨的。
 同为俘虏被扣匈奴,苏武风骨气节远胜李陵。
 
当然太史公的“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和李陵《答苏武书》中的“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还是颇能够引得后人以为李陵壮志难酬,为其鞠一把同情泪的。
 太史公的推测前头已经讲过,李陵也向苏武后来解释说之所以部队全部阵亡而他苟活,乃是为了要有一番作为来报答汉朝和野猪。只不过这个“有所为”的内容他却是含糊其辞,草草带过。
 让我们分析一下由于被野猪不识相的打扰,李陵未能完成的报恩的具体内容吧(此恩对的是汉朝)。当时李陵孤身一人(身边或许还有几个汉军?当时突围“壮士从者十余人”,副将韩延年死,其他人未知)深陷匈奴,能够对汉朝有所帮助的大抵也就是“内应”或“用间”。内应:隐藏在对方内部做策应工作,以期里应外合;《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用间:使用间谍的方式侦探敌方情况;《孙子兵法》共分五间,李陵个人条件所限只能做“生间”或“死间”。但无论是内应还是生间或死间,都需要与汉朝一方保持密切联系。但史书上也记载了刘野猪等了一年多也没等来李陵的一星半点消息。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李陵暂留着有用之身乃是为了来日寻得时机再立奇功,譬如生擒或是刺杀单于什么的。这种说法就更不实际了。当年汉匈交战靠近汉家要塞遮虏障,李陵部尚余三千人可以接应,他只身行刺尚且找不到机会。现在的李陵只能算是单身投靠,左右一个亲信都没有(or 还是有几个?),就要在匈奴王庭生擒或刺杀匈奴的最高统治者且鞮侯单于——
这是一件…多么需要想象力的事情! 同李陵当年的“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还有“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一般的豪气干云。
 
不过《汉书》中李陵责问汉使,自己有功为何汉朝要诛他全家时,也只说了自己率兵五千为汉朝横扫匈奴有功,并无其它欲报恩国主的具体事例佐证。如果真有,李陵绝不可能不在那个时候脱口说出为自己证明。
 或许,太史公与李陵口中的“不死欲有所为以报汉”真的只是说说而已。李陵的雄心壮志也早已随当年的弃刃投降远去~
  
投降后的李陵在匈奴生活大抵不差。
 也许刚开始,李陵怀念过家国亲人(真的也只是怀念而已)。但在后来全家被杀后就再没了顾虑,在北方安心的做他的右校王和匈奴驸马了。“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卫律为丁灵王,皆贵用事。”日子过得很好,颇受重用,可以和另一位匈奴重臣卫律分庭抗礼(叫人觉得讽刺的是,那人也是个汉奸,还是铁杆汉奸)。卫律在单于身边,他则在外,却是“有大事,乃入议”。凡有大事,李陵就会回来参加匈奴最高层的机要决策,得到的待遇几乎等同三国周瑜(吴侯孙权就是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也足见其在匈奴统治阶级的地位。
 
史书上并无记载李陵“入议”匈奴大事的具体内容,所以也无法推测李陵在匈奴对汉政策上秉持的立场态度。但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有载:“单于既立六年,而匈奴入上谷、五原,杀略吏民。其年,匈奴复入五原、酒泉,杀两部都尉。於是汉遣贰师将军七万人出五原(李贰师再次出战),御史大夫商丘成将叁万馀人出西河。重合侯莽通将四万骑出酒泉千馀里”。匈奴再次袭边,汉匈发生会战。
 当时的御史大夫商丘成的部队追至追斜径,没有遇到匈奴人,班师而还。李陵与匈奴大将率三万骑兵在后追击,与汉兵会战于浚稽山。浚稽山也正是当年李陵与匈奴决战的地点。历史再一次的轮回。双方一直打到蒲奴水,交战九天。匈奴人这次被汉军杀得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退兵。(《资治通鉴卷二十二》记载与《汉书》相同,只不过《资治通鉴》上记录商丘成所带兵为二万人马。)
 这次会战中,汉朝降将李陵带领匈奴骑兵与汉军正式为敌。
 
这也是后来李粉和李黑掐架掐的不亦乐乎的矛盾分歧点所在。
 李黑以为 此次战役匈奴指挥官不独李陵一人,“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叁万馀骑追汉军”,也就是说李陵很可能还不是这次匈奴军事行动的最高指挥官,至少有一位大将可以和他平起平坐。在这种情况下,李陵绝不可能如李粉所说对汉军徇私放水、另眼相看,那位匈奴大将可不是傻子!况汉匈会战在浚稽山展开,于汉军有地利之便,匈奴骑兵迫于地形无法发挥进攻速度方面的优势。汉匈交战汉军一直以来都占据着武器上的优势——汉家弓弩。即便当年李陵五千对阵匈奴三万人马(第一战)也能占据上风,“汉军千弩急射,匈奴兵应弦而倒,被迫退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甚至能够创出“发连弩射单于,单于逃走”的佳绩。且商丘成采取了正确战法“汉兵陷阵却敌”,自汉大将军卫青以来汉军就重视战阵,车步骑有机结合,以车为营弩兵在后骑兵包抄。当时李陵失败在于敌我兵力相差悬殊,部队没有马匹丧失机动性,即使如此在弓箭充足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跟匈奴主力军短期抗衡。是故此次汉军在正确指挥正确应对且武器供给充足情况下,击退人数相等的匈奴骑兵应该也在情理之中。
 李粉则坚持认为 李陵出自汉朝名将世家,“有广之风”,精通兵法,又熟知当地地形;反观商丘成,“征和二年九月,商丘成为御史大夫”(《资治通鉴卷二十二·汉纪十四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御史大夫是负责监查百官代朝廷起草诏书而不是专职带兵打仗的,此人应该不是什么军事天才。且双方兵力基本相当,李陵所引乃匈奴之精锐骑兵,战斗力十分强劲;商丘成来兵人数虽相近,但汉军乃是远道而来,十分疲惫。在这样的情势下,汉军进入了自己不熟悉的浚稽山,居然能够“转战九日,汉兵陷陈却敌,杀伤虏甚众”!一个御史大夫靠一堆疲兵穷卒,最终反能把由名将所带的骁勇善战以逸待劳乘胜追击之精锐骑兵打败,最终无获而归。不是李陵心念汉朝偷偷放水又是什么?!李陵此举无疑印证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
 
双方各执一词、相争不下。奈何史书中只有此处一次记载,并无其他记录可以借鉴。
 不过不管李陵是出工不出力,还是出力又出工,这次他真的是在为投降的匈奴效命,说他是带路党应该没有错(也许不是狂热的带路党?)。他也真的是在正面与汉军为敌(虽然以前不为匈奴练兵?)。匈奴战败无论匈奴指挥官为汉家隐蔽出力多少(汗,大汗,大大汗~),另一位平级匈奴大将都没有发现(某人怎么被牵扯进了这么古怪的问题里)。
 
李陵在匈奴的其他作为无论《史记》《汉书》均未有载。只是《汉书-李广苏建传》写到苏武的时候,提到过李陵劝降的事情。
 也可以理解,当时李陵已经娶了匈奴公主,算是死心要在匈奴过下去了,当然希望能多几个朋友陪他。人在堕落时总希望有个陪绑垫底的(又是某人的脑补)。况李陵与苏武一向有旧交。何曾想他们虽有私情(呵呵~),但在民族大义上完全是两条道上跑的车。
 李陵羞惭,但作为老朋友还是送了几十头牛羊帮苏武改善了一下生活。
 
更值得推敲的是在后头。
 三年后,汉武帝去世,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二人当年都与李陵有旧,遂派李陵故人任立政出使匈奴,劝说李陵回归。单于设宴宴请任立政等人,李陵和丁零王卫律(就是另一个在单于身边的汉奸)陪座,任立政无法私下和李陵交谈。于是以目相视,屡屡拿手去握刀环,又俯下身去握自己的脚,意思是,是时候归汉了。过了几天,李陵和卫律宴请汉使,两人皆身穿胡服,将头发结成椎形的髻。酒过三巡,当着卫律的面,任立政仍然无法直言,只好旁敲侧击:“汉朝已经实行大赦,中国安乐,皇上年富力强,霍光和上官桀两位大臣辅佐朝政,正当显贵。”李陵沉默无言,良久良久,抚着自己的头发说:“吾已胡服矣!”过了一会儿,趁着卫律更衣(入厕)机会,任立政赶紧对李陵说:“唉,少卿受苦了!霍光和上官桀两位托我问候您。请少卿来归故乡,毋忧富贵。”李陵看着旧友,回答道:“丈夫不能再辱。”
一句话彻底断绝了他回归汉朝的所有可能性。
 关于李陵的不肯回归,也是众说纷纭。有人以为确如李陵所说,汉朝亏待了他和他的全家,他如今已是心灰意冷,回去作甚;有人认为李陵明明怀念故国却拒绝回去,是怕归国后汉朝跟他清算旧账,他还替匈奴带过一次兵,只怕回去会任人宰割;也有人讲他根本不是怕再受辱,而是因为家人被汉廷屠戮早已怀恨在心;当然更有人说,李陵回去就是千夫所指的汉奸,他如今在匈奴却是当朝驸马,位高爵显,被封为王,有妻有子,他又不是主动找虐,脑抽了才想回去…
这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但大家争论不休的都是李陵为何拒绝归国,怎么没想过心心念念真想回国的苏武还郁闷的在贝加尔湖地区放牧(古时的北海)!
 汉家不曾有负苏武。“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回国。匈奴不肯放人,谎称苏武已死。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但问题的关键是汉家使节不知道,苏武的朋友李陵是知道苏武的具体消息的啊!
 当初还是他亲到北海通知苏武刘野猪去世的消息的(不排除李陵希望苏武在得知野猪死消息后归降)。“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汉书-苏武传》)苏武对汉武帝当真是忠心耿耿,绝不是做作给人看的。
 李陵不肯回去,那是他的自由。但他可以将想回国的苏武的消息通知一下汉使啊。哪怕在匈奴人造谣苏武已死时辟一下谣也可以。这也是做朋友的本分,义不容辞。
 奈何李陵再一次让人失望。其袖手旁观,什么也没做。那时的李陵已贵为匈奴右校王,来去自如,位高权重,与当年刚投降时惶惶不可终日不日而语。
 
“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最后还是当年与苏武一同出使匈奴的汉副使常惠花钱买通看守者,趁夜求见汉使,讲明了这么多年苏武的情况。苏武终得以持节归汉(常惠真是个好同志!)。
 这里忍不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怀疑李陵一下下: 你不会真丫想扣苏武一辈子在胡天冰雪里陪你吧?!吾虽倒霉,却有一个更倒霉的,这下吾心里平衡多了(某人脑补上瘾了)
 
李陵送别苏武(苏武虽为李陵朋友,却历尽艰辛被扣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当真是真英雄好汉子,无愧国家不辱使命。就算被李粉李蜜团团包围,某人也要说 就个人品性李陵真是望尘莫及)的时候曾起舞作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又在后来的《答苏武书》中谈到他在匈奴生活的心境,“身之穷困,独坐愁苦…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 。晨坐听之,不觉泪下”。
 
后来人均以为李陵在异族他乡的生活郁郁寡欢、心丧若死,是末路的萧索与绝望,一时的贪生导致了一生的痛苦与孤寂。虽其罪难恕,却也其情可悯。大多是都是从以上而来。
 不打算唱反调,只想指出一个事实: 李陵虽出生年月具体不详(大约是元光元年到三年左右出生,即公元前134至132年),但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投降匈奴和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病死他乡,均有史书可查。也就是说李陵在全家被诛后,“攘臂忍辱,辄复苟活”(《答苏武书》),又在匈奴生活了二十五年—— 最终享年大约五十八到六十岁。
 同时代被称作汉家军神、帝国双壁的 汉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去世时大约四十八岁,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离世更只有二十四岁。汉家历代和亲公主(有史料可查的)也均未能活过李陵在匈奴的岁月,即便是被封为“宁胡阏氏”促进汉匈两族和睦的王昭君。
 
  
                                                                                                                                                                    ~End~

这里谨向帝国双壁致以最高敬意!

全部留言

请登录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留言()
  • 作品:历史群像
  • 状态:连载中
  • 类型:原创-其他
  • tag:
  • 发布时间:2017-04-12 11:24:30

确 定